![]() |
|
八卦、二进制与信息完备
17世紀末,发明了二进制的德国哲学家、数学家尼茨莱布尼兹(Gottfried
Wilhelm (von) Leibniz),曾看到传教士带回的宋代学者重新编排的《周易》八卦,并发现八卦的一些原理可以用二进制来解释,对此非常赞颂。
我们若将阴对应于 1,阳对应于
0,取值从上而下,按二进制原则,我们就有:7 我们若将阳对应于 0,阴对应于 1,取值从上而下,按二进制原则,我们就有:0,1,2,3,4,5,6,7。 由此可见,八卦的设计包含了二进制的基本原理。
但是,我们若将阳对应于 1,阴对应于
0,取值从下而上,按二进制原则,我们就有:
似乎没有规律。不过,我们把
第1、8卦;第2、7卦;第3、6卦;第4、5卦相对应的二进制数字相加,都是
8。所以,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古人对八卦的应用更注重结构和象的相关规律。
尼茨莱布尼兹使用了以上图表来阐述8卦与二进制的0至7的关系,与我们前面的描述一致。在 尼茨莱布尼兹 的发表于《1703 年皇家科学院年鉴》的题为 《论只使用符号 0 和 1 的二进制算术,兼论其用途及它赋予远古中国伏羲图的意义》 的短文里,他认为八卦的设计包含了二进制算术,可是二进制算术被中国人丢失了,所以他很兴奋他和他朋友(法国传教士白晋)可以把 二进制算术 传回中国,完善大家对八卦的理解。
根据这个故事,有人认为尼茨莱布尼兹是受易经启发而发现二进制的,这个因果关系很难断定。 二进制算术 其实在17-18世纪(尼茨莱布尼兹的时代)并不那么受重视,所以尼茨莱布尼兹的二进制算术在当时所表现的价值,至少在作者论文里阐述的价值更多在于解析易经,甚至进一步解析象形思维和象形文字。后来的发展我们都了解,二进制是信息革命及计算机革命的基础,因为数字计算机只能识别和处理由‘0’.‘1’符号串组成的代码。目前各种计算机所完成的运算模式正是以二进制为基础。快速计算再催生了现代语言处理的各种神奇技术。
从这一角度,二进制与八卦的联系
还是非常奇妙的。正如有人所认为的,二元算术与易,便是东西两种文明之契合点的象征,这种契合或许将会因计算机革命所掀起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而大大加强。 |
|